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周一至周五9:00-17:00)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聚焦
新闻中心
行业聚焦
看看两会的文化投融资图谱 时间:2015-03-17 09:53:58 来源:
原标题:两会文化投融资图谱
 
今年“两会”期间,文化产业投融资也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文化产业大数据也成为地方“两会”的热点数据,主要讨论议题涉及投融资体系、文化市场、投融资渠道、艺术金融创新等。“两会”过后,文化金融板块或将得到重新配置。
 
郭广昌:国家引导建立健康有序的影视投融资体系
 
在今年的两会提案中,全国政协委员、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提交了《关于鼓励探索新型的影视投融资模式的提案》,表示对比美国和韩国等地的融资方式和税收优惠政策,我国影视产业急需建立健康有序的金融支持和投融资体系。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这与复星去年6月投资美国电影制作公司Studio8从而进军好莱坞的战略布局有关。去年7月,复星宣布与上海电影集团联合成立上影复星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展开全产业链合作。
 
在本次提案中,郭广昌建议国家引导建立健康有序的影视投融资体系、确保电影专项基金落实引导产业发展的作用,以及通过税收手段促进我国影视产业发展等。“好莱坞STUDIO8这家电影公司,我们投了2亿美元,索尼投了5000万美元,这2.5亿美元,我们跟银行针对每个项目都有一个配套的融资,银行承诺了7.5亿美元的融资额。”郭广昌指出,美国影视融资体系的成熟完善给自己带来了较大感触,“等于我们用2.5亿美元撬动了10亿美元的影视产业投资,这是我们在好莱坞做到了的事情。”
 
张淑芬:运用税收优惠助力文化投融资
 
“我国的文化消费需求还远未得到释放,产业发展前景仍然广阔。”全国人大代表、河北易水砚有限公司董事长、工艺美术师张淑芬在两会接受采访时指出。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扩大教育、文化、体育消费,同时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文化发展成果。“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拓展中外人文交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张淑芬认为,文化管理部门对于文化产业的行业指导和管理应坚持市场导向,积极推进文化领域结构调整,打破区域限制和行业垄断,实行联合重组,以资产为纽带,合理配置文化资源,进一步提高一体化和市场化程度,避免同一产业链条在不同部门间游离发展现象,如此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张淑芬建议,运用税收优惠拓宽文化投融资渠道,降低投资准入门槛,鼓励非国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并与国有资本享受同等待遇。
 
龚曙光:创新文化产业金融担保制度 助力小微企业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龚曙光在本次“两会”上,建议创新文化产业金融担保制度,为小微企业的创意保驾护航。
 
龚曙光表示,文化产业最重要的因素是人,一个好的想法可能成就一台好的节目,或成就一个好的产品,甚至成就一个好的企业。但创意人员往往很年轻,没有经济能力支撑一个公司的注册和成长,融资就成为刚需。而现实又使创意人员的担保需求没法实现,宝贵的创意资源被扼杀。“一个企业没有做成问题不大,但是大量的小微企业做不成,那么我们国家的文化产业怎么可能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呢?”
 
龚曙光称,现在富有创意的文化小微企业也许就是未来的文化航母。鉴于以上原因,龚曙光给出了建议:第一,建立创意评估制度,探索对其未来的收益权进行抵押;第二,政府有所作为,评估后由政府作为第三方的信誉担保单位进行担保,使银行可以大胆贷款给文化小微企业。
 
言恭达:文化艺术金融创新实践的培育与引导
 
3月8日,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言恭达说:“当前,在现代经济形态下,文化艺术金融的战略意义有目共睹。”为有效地推进当前文化艺术金融产业的发展速度,他提出如下建议:
 
注重与加强文化艺术金融创新实践的培育。重点建设国家文化艺术金融实验示范体系。寻找战略突破口,以点带面,以小的社会成本,探索国家战略实施的路径。首先,应该依托有关国家研究机构或高校的研究力量,利用一定的方式,将他们整合成不同层面与研究方向的研究基地或是智库。其次,根据区位优势与资源状况,在战略布局层面建立国际、全国及区域创新实验示范区。再次,目前金融体系对文化艺术产业的支持面很窄,再加上民间资本与外资大多观望,实际投入很少。这都需要在监管和业务创新实验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重点是顶层设计的构建。
 
要特别关注金融政策中文化金融政策的地位与独立性,特别关注文化金融风控体系的构建问题。重视加强对既有的、勇于先试先行的机构或单位予以关注与引导。例如,山东潍坊银行作为一家地方性金融机构,近年来推出艺术品质押贷款业务、艺术品仓储库业务、艺术金融数据库项目等大量的艺术金融探索及实践内容,均在业内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甚至走在了行业的前沿,但一直是靠自身的力量,表现出严重缺乏政府引导与支持的状态。
 
熊晓鸽:渠道完善带来产业机会
 
虽然没有作为代表、委员参会,但一直关注“两会”的IDG资本合伙人熊晓鸽认为,移动互联网一定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绝佳机会。
 
如果说中国上一个10年的投资专注于解决人们衣食住行等刚性需求,那么下一个10年文化产业的投资,将聚焦于解决人们精神方面的需求。IDG资本创始合伙人熊晓鸽认为,美国文化产业的现有模式不一定适合中国,但移动互联网一定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绝佳机会。
 
熊晓鸽认为,中国电影的长尾效应明显不足。电影放映了就完了,没有后续的开发。但美国一部经典电影的后续效应会一直持续。美国所有大传媒公司,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综合。环球、时代华纳、迪士尼等大型集团旗下业务涵盖杂志、电影、电视台、出版等,从上端到下端完整的产业链布局。每个公司都有稳定的现金流。而中国的一些上市文化企业,经营业务相对单一、风险大,要求较强的抗风险能力,投资价值并不高。
 
除了长尾效应不足、缺乏产业链思维,在熊晓鸽眼中,中国文化产业还存在消化渠道不足的问题。以电影为例,中国去年拍了700多部电影,但上线的只有200部左右。美国去年拍了400部,上线200部。美国那些没有上线的电影都在付费频道播出了,并没有浪费。就中国目前的消费习惯来看,很难出现HBO之类的付费频道。但移动互联网可以给中国带来很多机会。
 
2004年左右,美国出现了一批新的电影公司,创始人都不是电影人而是私募基金管理者。这个现象目前也在中国发生。他认为,PC时代的互联网靠流量、广告赚钱。移动互联网时代则靠内容赚钱,中国目前有很多待发展的地方都有投资的机会。如高铁wifi,高铁上的付费电影频道等。以前电影的播放渠道只有电影院,现在渠道多了,内容的价值就开始显现。





 

点击扫码关注

2013 版权所有 © 书画院单位门户网站 京ICP备19008551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5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