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周一至周五9:00-17:00)
当前位置:首页 > 收藏/鉴赏/拍卖 > 鉴赏
收藏/鉴赏/拍卖
鉴赏

    婴戏图是以儿童游戏为题材,描绘儿童间嬉戏玩乐时、天真有趣的绘画作品。中国早从南北朝时期便有画婴戏题材的绘画作品,到了宋代时期更是婴戏图的黄金时期。婴戏题材的绘画不仅在绘画欣赏上呈现孩童在嬉戏中表现的天真活泼、稚拙可爱的姿态,还象征着人们希望能子孙满堂、多子多福、祈福求安、吉祥如意的意味。纵观历代的婴戏题材作品,也能看到不同时代表现的儿童游戏风俗和社会风貌。如今让我们带着“童心”,再一次穿越千年的历史,从中国古画中窥看古代的儿童游戏。


微信图片_20200604090733_看图王.jpg
《童戏图页》(北宋) 苏汉臣
纸本 尺寸:45x39厘米


    “跳索”也就是如今白话的跳绳。词语“结绳记事”,就表明绳子从远古时期就已经出现,以及被部落的巫师用来记录重要事件。在古代绳子不但是人门记录时间事件、运用在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工具,也被人们用于闲时娱乐的游戏上。

    画面中一草地上有四个儿童在兴高采烈地玩跳索,两个小孩分别在两端舞索,中间一穿红裤小孩正跳越过绳面,右边拉绳小孩旁又有一小孩正用一棍敲打着一个圆鼓样的乐器。《北齐书·后主纪》中有文字记载:“游童戏者好以两手持绳,拂地而却上,跳且唱曰:‘高末’。高末之言,盖高氏运祚之末也。”表明在古代儿童进行跳绳游戏时会边跳边唱。在古代多人跳绳时,也会有人在一旁敲鼓、唱歌。跳绳发展至今,也用数拍子取代了打鼓唱歌。

微信图片_20200604090737_看图王.jpg
《侲童傀儡图》(北宋)苏汉臣 
绢本设色,尺寸:23.6×23.2cm,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傀儡戏”即为木偶戏,是通过人操纵木偶进行表演的戏剧,也是民间艺术的一种,在宋代亦是儿童玩具。表演时,演员在幕后一边操纵着木偶,一边演唱,另外旁边有人击鼓配乐。根据木偶形体和操纵技术的不同,有布袋木偶、提线木偶、杖头木偶、铁线木偶等。

    图中一花园庭院内,三个儿童在地上兴致勃勃地玩着傀儡游戏,其中一个带着红色头布的儿童操持着傀儡,仔细一看他们玩的是“杖头木偶”,布景道具上还写“今日首场”。坐在他对面的儿童则敲鼓迎合,身后一儿童身体前驱半蹲着看他们表演,仿佛听的入迷。

微信图片_20200604090739_看图王.jpg
《宋人婴戏图轴》宋 佚名
尺寸279x84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代不乏婴戏图题材的作品,这幅作品内容也是儿童“傀儡戏”,与上幅不同是,图中儿童操控的是提线木偶。

微信图片_20200604090742_看图王.jpg
《秋庭戏婴图》(北宋) 苏汉臣(传)
尺寸60.3X74.4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斗促织亦作“鬭促织”“秋兴”,即斗蟋蟀。是中国民间人们用蟋蟀相斗取乐的搏戏之一,也是一种古老的观赏性娱乐活动。画面中三名儿童蹲坐在地上,神态专注地看着一个圆形的容器,其中一童手捂着嘴巴,身后一童只敢露出半张脸,仿佛众人随着蟋蟀的打斗,都屏住了呼吸,紧张的情绪呼之欲出。

    无论是在哪一个时代,孩童时期是都我们一生中最快乐、最无忧无虑的时光。那些在孩童时玩的游戏,也会在成年时回想起来感动难忘。如今,再回看古代的《婴戏图》,仿佛也能透过画面感受古人儿童时期的欢乐和天真。

点击扫码关注

2013 版权所有 © 书画院单位门户网站 京ICP备19008551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5350号